3月

3月12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外汇交易中心:全额免除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2年期(含)以上期限的衍生品交易手续费。财联社3月12日电,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支持金融机构更好服务企业长期限汇率风险管理需求,经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减免银行间外汇市场长期限衍生品交易手续费,具体如下:一、全额免除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2年期(含)以上期限的衍生品交易手续费。二、适用交易手续费优惠的交易品种包括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等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三、本通知减免措施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暂免期三年。

2、京能置业:拟与信托公司开展永续债权融资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3月11日,京能置业发布公告称,为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降低资产负债率,改善公司资本结构,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及发展需要,拟与信托公司开展永续债权融资业务,融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此次融资的资金来源为公司控股股东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融资利率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且无需提供担保。根据公告,该融资计划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融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主要用于项目建设和偿还存量借款,期限为3+N或5+N年,具体以合同签订为准。利率方面,将不高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3、2024年度信托行业行政处罚事项观察。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方监管局公开披露的数据为统计基准,据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度内监管部门公布的针对各家信托公司的行政处罚共计13项,涉及12家信托公司,合计处罚金额超过3600万元。同时,针对信托行业相关从业人员处罚约50项,针对从业人员处罚事项包括警告、罚款、禁止从业等。除来自于直接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外,年内多家信托公司还面临包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会及各地方监管局、上海证券交易所、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监管措施,以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监管措施。

3月11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修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表示,信托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为我国信托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与其他金融法律相比,现行信托法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包括与其他法律衔接不足、部分条款与信托业务实践脱节等。黄毅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的修改工作,推动金融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黄毅从调整信托定义、明确信托税收原则、强化受托人行为约束以及促进信托业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比如建议将信托定义中的“委托给”改为“转移给”,明确受托人依据信托文件享有信托财产权,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在财产独立、风险隔离等方面的优势。建议加强与慈善法在业务备案、外部监察人设置等方面的衔接,推动公益慈善信托的规范发展;加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衔接,鼓励运用营业信托管理消费者预付款等。黄毅认为,鉴于信托法修改涉及众多研究议题,立法工作内容复杂且周期较长,建议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的修改工作。

2、跨境投资持续降温 多只QDII基金恢复申购。3月份以来,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发布公告,恢复或放宽旗下QDII基金的申购业务。据统计,近期还有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旗下QDII基金“开门迎客”,但申购额度有限,显示出基金公司对流动性与市场波动的谨慎态度。

3、中信信托高层变动,业绩亮眼背后展新局。中国网财经3月11日讯 近日,中信信托高层人事变动引发行业关注。中信银行发布公告,其副行长吕天贵因工作调整,于2025年3月10日辞去该行副行长职务。证券时报等媒体报道称,吕天贵后续或将出任中信信托董事长。与此同时,原中信信托董事长芦苇已获聘中信银行行长;1月末,中信信托内部宣布涂一锴将出任总经理一职,目前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核准。对于上述董事长调整情况,一位接近中信信托人士向记者表示,确有此事。

3月10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2月城投债净融资维持转正态势,到期规模减少是主因。据企业预警通统计,2025年2月,城投公司发行债券3656.34亿元。由于到期规模明显减少,2月城投债净融资额扩大,达到1193.26亿元,为2023年9月以来月度债券融资规模新高。3月至今,城投债净融资继续为正。2025年以来,城投债券共计发行9766.26亿元,实现净融资1660.05亿元。民生证券固收首席谭逸鸣认为,2024 年1-2 月城投债偿还端居高,而今年同期偿还规模明显低于2024年,发行端与2023年相近,故整体净融资情况较2024年同期更好。据其进一步统计,山东、安徽、湖北、河北、重庆、广西、广东、北京等地区今年的城投债发行及净融资均优于去年。在严控城投新增债务、地方开启化债的背景下,城投债发行在2024年明显减少,净融资额更是大幅下跌。2024年全年,城投公司累计发行债券62821.06亿元,同比减少8%。净融资额由2023年的1.3万亿,直接转负至-776.75亿元。不过,去年四季度城投债融资持续净流出的状况就有所好转,2024年10月、11月城投债净融资均为正。

2、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建议加快启动信托法修改工作,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银行董事长黄毅带来了三份建议。黄毅建议,进一步加快启动信托法的修改工作,为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同时,他就推动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提出多条具体建议。此外,就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伦理法制、数据安全、算法透明度等诸多挑战,黄毅提出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建议。黄毅指出,信托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为我国信托业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但与其他金融法律相比,现行信托法已难以适应现实需求,包括与其他法律衔接不足、部分条款与信托业务实践脱节等。同时,信托法修改总体滞后于同类金融法律信托法。黄毅表示,亟需修改以促进信托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推动金融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

3、百亿私募年内整体收益超3%,量化跑赢主观策略基金。今年以来,百亿私募整体收益超3%,量化私募大幅跑赢主观私募。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有业绩展示的43家百亿私募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3.56%,有39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90.70%。其中,有业绩展示的主观百亿私募有12家,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56%,其中9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75.00%;量化百亿私募有9家,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4.66%,并且全部实现正收益;主观+量化混合百亿私募有5家,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2.58%,其中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为80.00%。

3月7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9家银行16笔连发。近期国内商业银行再掀金融债发行潮。3月5日晚,长沙银行公告刚获批新增金融债发行余额不超过150亿元。这也是继中信银行之后,年内第二家A股上市银行公告获批新增金额债发行额度。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债逐渐活跃,近半月内9家商业银行连发16笔金融债。而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截止3月6日,国内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券已有20笔,累计发行总额达2940亿元,也较去年同期多出近140亿元。

2、某头部信托高层变动!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核准刘海峰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本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到任情况。未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到任的,本批复文件失效。

3、信托业积极布局绿色赛道。2025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积极投身绿色信托实践。例如,国元信托近日在官方渠道公布一组数据,截至2025年1月末,国元信托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深耕,存续绿色信托项目规模较2024年末增长26.19%。也有信托公司积极探索绿色信托新模式。2025年1月,兴业信托落地首单租赁合作绿色服务信托“兴业信托·信恒系列资产服务信托”。据了解,该项目中兴业信托为央企客户提供资产隔离服务,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与“租赁+信托”双牌照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信托管理资产为湖北省孝感市级工商业光伏项目,主要应用行业先进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服务于保障租赁债权实现。

3月6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黄金界爱马仕”涨超11% 创历史新高。3月5日,港股市场显著上涨,其中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4%。盘面显示,多只蓝筹股及行业板块表现强劲。 有“黄金界爱马仕”之称的老铺黄金收涨11.73%,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为1010亿港元。数据显示,老铺黄金股价今年以来涨幅约为150%。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自2023年年中开始对内地珠宝市场持审慎态度,但近期的消费者调查发现,黄金饰品的快速增长是由产品升级、对宝石的需求改善以及高端化趋势所致,这有利于高级本地品牌及外国奢侈品牌从大众品牌和无品牌珠宝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2、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存续期达20年 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3月6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主要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适当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撑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也均在投资领域之内。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吸引带动地方、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基金存续期达到20年,这意味着较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更长。

3、19家民营银行利率全线失守3%。近期,多家银行的美元存款利率和曾以高息存款著称的民营银行存款利率正在调降。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城商行和多家外资行下调了美元存款利率。此外,至少有8家民营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媒体注意到,目前19家民营银行中,利率在3%以上的个人储蓄存款已经悄然消失。

3月5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同业存单期限利率倒挂现象缓解 3月资金面有望转宽松。近期,市场资金面出现明显回暖迹象。截至3月4日收盘,GC001利率下行21.2个基点报1.621%;DR001加权平均价下行4.39个基点报1.7438%;DR007加权平均价下行9.4个基点报1.7659%。与此同时,同业存单长短期限利率倒挂也有所缓解。截至3月4日收盘,1个月期国股行同业存单利率报1.8%,1年期国股行同业存单利率报2%。3月,资金面有望逐步转松。多位专家表示,主要原因包括非银存款流失可能接近尾声、政府债供给压力减弱以及部分M0资金回流;同时,2月底的财政支出也为流动性改善提供了动力。

2、中国金茂:约16.86亿元向中铁信托等收购西安大明宫金茂府49%股权。3月4日晚间,中国金茂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西安顺茂与嘉兴唐茂及西安长茂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据此,西安顺茂同意收购而嘉兴唐茂同意出售西安长茂49%的股权,总对价约为16.86亿元。资料显示,嘉兴唐茂为一家有限合伙企业,并为公司的间接联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房地产投资业务。嘉兴唐茂的有限合伙人份额由金茂天津及中铁信托有限公司分别持有39.9492%及59.9238%。

3、政府工作报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3月4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已经启动。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娄勤俭介绍,2024年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截至去年底,2024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已全部发行完毕,大部分地区已完成置换。2025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发行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有效防范化解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力保障了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支持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2、陕国投A拟募资不超38亿元 用于补充资本金。2025年3月2日晚,陕国投A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亿元。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这也是时隔2年多后,陕国投A启动新一轮再融资。此前公告显示,2022年12月,陕国投A完成35.19亿元的再融资,当时定增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发行数量为11.5亿股,增发价格为3.06元/股。

3、国投泰康信托创新实践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2月25日,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据报告披露,我国慈善信托事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2024年新增备案慈善信托539单,备案规模达16.61亿元,双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年末,全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2244单,总规模突破85.07亿元,展现出慈善信托作为“第三次分配”重要工具的社会价值。作为行业实践典范,国投泰康信托总经理助理曹莹在发布会上详解企业创新路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投泰康信托已累计备案36单慈善信托,规模达3.5亿元,其中“国投公益乡村振兴慈善信托”以2.8亿元规模领跑全国同类项目,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主题慈善信托。依托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战略支持,国投泰康信托创新构建国央企乡村振兴资金管理模式,全面协助集团及下属企业乡村振兴及对外捐赠工作,通过14单“国投公益”系列慈善信托,精准服务30家成员企业公益需求,其成熟经验已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定点帮扶县等区域成功复制推广。

3月3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 去年我国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及规模创新高中国信托业协会慈善信托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日前联合发布《2024年度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2024年我国慈善信托继续向好发展。从备案单数和规模来看,2024年全国共有539单慈善信托新设立备案,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慈善信托备案数量及规模创新高。《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85.07亿元。2016年至2024年备案的慈善信托中,规模在十万元级别和百万元级别的慈善信托占比最高,总规模超过77%,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特征。同时,2024年新设慈善信托4单新增或变更规模破亿元。《报告》披露,慈善信托受托人以信托公司为主。2024年单一受托模式仍占大多数,占到当年新增单数的70%,其中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的单数为374单,慈善组织作为单一受托人的单数仅为3单。同时,“双受托人”模式占到市场的30%,成为仅次于信托公司作为单一受托人模式的模式选择。具体来看,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分别是浙商金汇信托(68单)、昆仑信托(45单)、交银国际信托(28单);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规模排在前三位的受托机构是中信信托(2.20亿元)、中诚信托(1.40亿元)、国投泰康信托(1.08亿元)。

2、地产信托风险交织 财信集团重整后金融版图走向何方。昔日布局“地产+金融”的资本巨头财信系,正在艰难求生。近日,记者自中国执行信息网获悉,华澳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华澳信托”)、重庆财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财信集团”)、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财信地产”)同时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均为2900万元。这也暗示着,财信系的地产与金融的两大板块,存在密切关联。当前,财信集团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本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财信集团正频繁陷入被列为“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所持股权被冻结等各类相关风险事件之中。与此同时,财信集团此前所布局的部分金融机构也颇受波及。对于此番集团破产重整的进展及影响等问题,财信集团对本财经记者回应表示,公司破产重整事宜刚刚立案,很多工作正在进展中。而谈及对旗下金融板块未来的规划布局等相关问题,财信集团则并未做过多说明。

3、陕国投信托: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总额不超过38亿元资金。中国网财经3月3日讯 今日,陕国投信托(证券简称:陕国投A,证券代码:000563.SZ)发布相关公告,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为5,113,970,358股,本次发行股数不超过1,534,191,107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亿元,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规模将增加。陕国投信托表示,截至本预案公告日,公司第一大股东陕煤集团拥有公司26.80%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交控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公司16.76%的股份。陕煤集团和交控资产管理公司均为陕西省国资委独资企业,陕西省国资委为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告显示,假设陕国投信托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不参与本次发行,则本次发行后公司第一大股东陕煤集团将持有公司20.62%的股份,第二大股东交控资产管理公司拥有公司12.89%的股份。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陕西省国资委,公司控制权没有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