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5月9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一季度新发理财产品数量增长。2025年一季度理财市场继续稳健运行。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场共新发7481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254款,产品新发数量增长势头良好。一季度新发的7481款理财产品中,有1707款为开放式产品,5774款为封闭式产品。从存续规模来看,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季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共存续产品4.06万只,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存续规模下降约8000亿元。

2、增量资金加速入市 信托公司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处于转型期的信托行业,正将越来越多目光投向证券市场。近段时间,信托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年报,从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规模占比和增长幅度来看,报告期内多家信托公司加大了对证券市场的布局力度。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的鼓励和指引下,信托行业2024年转型持续提速,信托公司业务也由传统的非标融资类业务积极向净值化、标准化的标品类业务转型。同时,证券市场成为了信托资金布局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托资金的加速入市,其有望成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信托公司去年积极布局证券市场。例如,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信托”)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发展标品投资类和服务类信托,有序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9.88%。其中,投资类规模同比增长62.06%。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证券投资信托业务规模超5900亿元,同比增长84%。

3、26万亿银行理财子排位战绩出炉,规模最多增长41%。在上市银行的2024年报全部披露完毕后,25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年度经营情况浮出水面。25家理财子合计管理产品规模26.25万亿,占到理财市场的88%。股份制银行理财子中,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继续稳坐所有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榜的第一、第二位,也是唯二的两家产品余额规模突破2万亿的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与浦银理财的规模增长速度较快,华夏理财的管理规模在2024年增长了40.77%。

5月8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迎修订 推动信托业规范发展。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本次修订围绕信托公司“受托人”定位要求,除调整信托公司业务范围外,还进一步明确信托公司经营原则、股东责任、公司治理、业务规则、监管要求、风险处置安排等,完善促进信托业强监管防风险高质量发展的监管制度体系。 本次修订内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回归本源;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公司治理;三是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重点业务环节;四是强化信托监管要求,明确风险处置机制。聚焦主责主业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结合信托公司业务实践,突出信托主业,调整业务范围。明确立足“受托人”定位,规范开展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业务。强化公司治理方面,征求意见稿明确,信托公司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治理机制制衡作用。加强股东行为和关联交易管理,强化行为约束。加强风险防控,规范重点业务环节方面,征求意见稿督促信托公司建立以受托履职合规性管理和操作风险为重点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处置机制方面,征求意见稿提高信托公司最低注册资本。强化信托公司资本和拨备管理。从受托履职和股权管理两个方面加强行为监管和穿透监管。落实分级分类监管要求。提升风险处置和市场退出的约束力和操作性。

2、股权信托有望开创服务民营经济新范式。4月3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其中对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作出系统性规定——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发和提供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样在4月份,股权信托迎来重大制度性突破,有望开创服务民营经济新范式。4月中旬,北京在全国率先试行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首次明确股权信托财产登记操作细则,使股权资产明确标注为信托财产,填补了关键性登记制度缺失的空白。短短数日后,中信信托落地全国首单股权信托财产登记业务,这有望成为股权信托规模化发展的开端。

3、多地宣布,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公告,决定自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随后,四川、安徽、海南、上海、重庆、长沙、石家庄等多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告,宣布自5月8日起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日,郑州、无锡、西安、长沙、宁波等地陆续发布公告,宣布自5月8日起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认为,央行此次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继2024年后再次对公积金贷款利率进行定向调整,释放出明确的稳楼市政策信号。

5月7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今年前四月多家中小信托公司完成增资。5月7日讯,上月末,天津信托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注册资本由36亿元增至52.86亿元。据记者了解,以2023年年报数据为基准,天津信托注册资本排名从第40位跃至第23位,其资本实力显著增强。4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批复,同意天津信托调整股权结构、增加注册资本金。此次增资采用“转增资本+现金增资”方案,在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及股东支持下推进。公开资料显示,自混改以来,天津信托注册资本从17亿元累计增长超2.1倍。天津信托称,本次增资为提升监管评级、增强市场竞争力筑牢根基,为业务创新与战略转型注入动力,助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天津信托将融入上实集团“科技+金融+产业”战略,以打造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为目标,发挥信托制度优势,深化“融产结合+专精业务”模式,优化业务结构,加快创新转型。

2、布局证券市场 27万亿元信托资金“大搬家”。资产规模体量高达27万亿元的信托,正在积极布局证券市场。近日密集披露的信托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平安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同比增长超80%;截至2024年底,五矿信托、外贸信托等信托公司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规模占比均超过60%。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行业转型持续提速,资本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涌现,信托资金将成为证券市场除保险、基金之外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3、多家银行公告,调整起购“门槛”。建设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为顺应市场变化,加强业务风险管理,该行自5月6日9:10起,个人黄金积存业务定期积存起点金额(包括日均积存及自选日积存)由800元上调至1000元。此外,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对黄金积存业务起点金额进行了调整。调整后,招商银行、光大银行等银行的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门槛”升至千元。

5月6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非标转标阵痛中重构版图,信托业加速布局资本市场。“近年来随着转型步伐加快,很多信托公司凭借信托制度优势积极加强同业合作,加速布局资本市场。”北方地区某信托公司总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多家信托公司日前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一些公司同步披露了信托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情况,包括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增长态势等。伴随“非标转标”监管路径逐渐明确,曾经依赖非标业务的信托公司正带着破茧的阵痛,在资本市场重构业务版图。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信托公司将迎来加大参与资本市场力度的重要节点。

2、泛海控股:不再将民生信托纳入公司合并范围。5月6日,泛海控股发布相关公告,公司事会认为本次公司不再将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简称“民生信托”)纳入合并范围,后续采用权益法来核算公司对民生信托的股权,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对民生信托投资的会计核算情况,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要求,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泛海控股表示,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公司”)等合计持有民生信托87.4759%的股权。据相关公告,因相关违规问题未能完成整改,民生信托股东武汉公司的表决权、处分权等股东权利受到了限制。根据民生信托《公司章程》规定,其董事会人数为 10 名。2024 年 11 月,民生信托董事会中由公司一方提名的股权董事由 5 名变为 4 名,泛海控股在民生信托拥有的董事会席位已经无法形成多数表决。

3、公募基金对红利热情“降温”。今年第一季度,公募基金对红利配置比例普遍下降。新发市场上,年内红利主题基金多出现延募,新成立的产品规模也不大。一季度,偏股基金重仓股持有红利低波指数下降0.62pct至4.73%,持有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仓位下降1.14pct至5.03%。从超配比例来看,偏股基金重仓股中持有红利低波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的超配比例分别下降0.72pct与0.87pct至-3.91%与-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