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信息汇总(7月7日至7月11日)

一、本周信托市场资讯

image-1752218365151.jpg

二、本周权益市场资讯

image-1752218819716.jpg

三、精选基金产品上周表现

image-1752218351246.png

四、城投债市场资讯

1、超6500亿元!科创债发行规模迈上新台阶。据统计,截至7月8日,金融机构、创投机构、科技型企业等300余家科创债主体合计发行超65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4408.2亿元,主要为商业银行债、中票和超短融,合计占该市场总发行量的92.9%;交易所市场发行量2093.18亿元,一般公司债发行量占比76.5%,证券公司债占比15.3%。

2、7月超长期债券供给增加,计划发行规模逼近1.3万亿。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截至7月9日,已有29个地区披露三季度地方债的总发行计划为26627.59亿元,相较于二季度的25396.36亿元有所升高。其中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为14740.76亿元,占比达55.36%,相较二季度12579.65亿元占比49.53%,环比增长了约5.83bp。从分月计划来看,7月是三季度地方债发行的高峰期,计划发行规模为12955.82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为7324.12亿元。8月和9月的发行节奏相对平缓,分别计划发行7853.95亿元和5817.82亿元,新增专项债分别发行4354.55亿元和3062.09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新增专项债整体期限较长,超长债供给增加可能会导致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当前超长债交易和配置价值均较为凸显,但需关注短期资金流动性对债市波动的影响。

3、多只债基二季度份额环比大增公募机构看好三季度债市。公募基金二季报陆续开始披露,债券型基金的投资策略成为市场焦点。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已有汇安基金、德邦基金等公募机构开始披露相关产品的二季报,旗下多只债基运作情况浮出水面。二季度,多只债基实现份额与资产规模双增长。此外,多位基金经理明确表达了对下半年债市的乐观预期。

五、港险市场资讯

1、离岸人民币同业一年拆息续创新低,香港金管局日间回购协议流动性被用逾七成。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周四显示:主要期限利率多数下跌;其中一年期HIBOR小跌至1.85091%,续创纪录新低。另外香港金管局(HKMA)200亿元人民币的日间回购协议流动性已被调用逾七成。隔夜HIBOR回落3个基点至1.49212%;一周期的HIBOR小跌至1.58152%,触及6月19日以来低位;两周期HIBOR跌至1.62333%,创近一周新低。

2、上半年“保险版ABS”登记规模超1800亿元,同比增长46%。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披露了4只保险资管机构资产支持计划的登记情况,合计登记规模达230亿元。今年上半年,共有13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了38只资产支持计划,登记规模合计达1800.96亿元,登记数量和规模均同比增长,其中登记规模同比增长46%。专家表示,资产支持计划现金流稳定、期限长、风险较权益类资产相对更低,符合险资的投资需求,因此受到保险资管机构的青睐。未来,保险资管机构资产支持计划的登记规模有望进一步增加。

3、百惠金控:香港IPO市场重回“世一” 超210家企业蓄势待发。香港IPO市场上半年表现亮眼,A股上市公司赴港计划频繁,整体市场气氛显着回暖。百惠金控据悉,香港IPO市场上半年共总集资额达1,0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成功重返“世界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创下近十年同期第二高位,更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资额。市场专业人士乐观预测,香港有望在2025年全年稳居全球IPO集资额榜首。百惠金控引述普华永道香港(PwC)报告指,2025年上半年,香港主板迎来42宗新股上市,数量同比激增47%。从行业分布来看,主板新股以零售、消费品及服务(34%)为主,其次为工业及材料与医疗和医药(各佔23%)。百惠金控分析认为,上半年市场的强劲表现,亦是得益于大型IPO的集中涌现,以及“A+H”上市模式的持续升温,占香港上半年总集资额逾七成。内地龙头企业通过这“A+H”上市模式,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更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加速全球化布局,为市场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