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信息汇总(11月10日至11月14日)
一、本周信托市场资讯
二、本周权益市场资讯
三、精选基金产品上周表现
四、城投债市场资讯
1、10月存量增速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10年国债收益率尾盘下探。11月13日,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10月,社会融资增量0.81万亿元,同比少增约6000亿元。具体来看,10月对境内实体新增人民币贷款减少201亿元,较去年10月少增3166亿元,私人信贷投放持续疲软;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4893亿元,同比少增5602亿元,政府债券余额同比从9月的20.2%降至19.2%,政府债券融资对社融支撑继续减弱;10月委托贷款增加1653亿元,同比多增1872亿元,这可能与政策性金融相关资金投放有关;10月表外票据减少2894亿元,同比多减1498亿元,主要是贷款冲量导致票据回表;10月企业债券净融资2469亿元,同比多增1482亿元。当日受权益市场反弹影响,债市收益率整体上行。
2、38%收益率领跑,可转债基金霸榜绩优债基前十。截至11月13日,有最新净值数据的2781只债券型基金中(区分A/C),今年以来收益冠军暂时由南方基金旗下“南方昌元可转债A”以38.09%的回报率摘得,并于第二名的收益表现(31.50%)拉开了一段身位。值得关注的是,绩优债基榜单呈现明显的“可转债属性”——收益前十中可转债基金占6席,前三十中占比高达19只,成为今年债券型基金舞台的绝对主角。可转债基金的集体爆发并非个例。中金公司三季度基金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三季度中证转债指数收涨9.43%,带动可转债基金三季度中位收益达13.0%,年初至今中位收益攀升至21.2%,大幅跑赢偏债混合型基金(3.6%)及二级债基(2.7%)。与此同时,规模端同步扩容,三季度可转债基金规模环比增长41%,达1334亿元。
3、汇金公司将发行今年第一期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到期续发政府支持机构债券的复函》,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定于2025年11月18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招标发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本期债券招标发行金额40亿元,为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 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 据悉,本期债券免于信用评级,发行市场为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对象为具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资格的成员,采用招标发行的发行方式一次性发行。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发行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本金余额为1050亿元。
五、港险市场资讯
1、香港证监会公布跨境理财通优化措施。11月13日,香港证监会公布跨境理财通试点计划的新优化措施,以促进参与计划的持牌法团(参与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沟通。主要安排包括:参与机构现可向并非身处香港的南向通客户取得一次性书面同意,有效期最长为一年,以便根据客户的需要和所选产品种类向其解释产品的资料;与参与机构属同一公司集团的内地伙伴券商,可应南向通客户的要求,安排与参与机构在各自的业务所在地,以在线方式进行三方对话,让参与机构向其客户解释产品的资料;在取得南向通客户的一次性书面同意后,参与机构可向其客户提供由伙伴券商拟备的个别投资产品研究报告。上述安排亦适用于北向通。
2、中银香港于Ensemble项目试行阶段完成两项生产验证。11月13日,中国银行(香港)13日宣布,在香港金融管理局Ensemble项目的试行阶段完成两项生产验证,包括进行首笔以代币化存款认购港元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类别,以及成为首家银行完成代币化存款转账至其他银行的交易。中银香港利用其全新搭建的区块链基建将客户存款代币化,用于认购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港元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类别,成功实现代币化存款与港元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类别的同步实时交收。此外,中银香港通过Ensemble项目的互通平台,完成多笔代币化存款跨机构转账交易。
3、香港外汇基金前三季度投资收入达2740亿港元。11月13日电香港金融管理局13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外汇基金录得2740亿港元的投资收入。数据显示,债券投资收益1126亿港元;香港股票投资收益401亿港元;其他股票投资收益595亿港元;非港元资产外汇估值上调302亿港元;其他投资收益316亿港元。截至今年9月底,香港外汇基金的总资产为41522亿港元,较去年底增加712亿港元,累计盈余为9163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