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信息汇总(8月18日至8月22日)
一、本周信托市场资讯
二、本周权益市场资讯
三、精选基金产品上周表现
四、城投债市场资讯
1、债市呈现慢牛格局,关注十年国债ETF(511260)投资机会。回顾一下2025年的债券市场,整体是一个宽幅震荡的行情。从上半年开始,截至8月初,以10年期国债为主的债券市场收益率高点出现在3月中旬,达到1.90%附近;低点则出现在三个窗口期:今年1月初、4月中旬地缘政治风险爆发时,以及最近的7月初。这三个窗口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点基本都在1.60%附近。因此,今年大的行情就是在1.6%到1.9%之间,即30个基点(BP)的宽幅震荡。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2%,正处于今年震荡区间的中间位置。
2、30年国债ETF本周资金净流入居首。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债券市场持续调整,资金却通过ETF不断买入。截至8月21日,30年国债ETF本周下跌1.02%,区间资金净流入为22.9亿元,在全市场ETF中位居首位。此外,多只债券ETF同期获得资金大量净买入,科创债ETF鹏华净流入21.4亿元,位居市场第三;可转债ETF、30年国债ETF博时、基准国债ETF分别净流入21.3亿元、19.6亿元和15.7亿元,均位居市场前十名。
3、中国绿色债券信息服务平台上线。2025年8月15日,第二届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绿标委”)第三次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中国绿色债券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打造绿色债项可视化展示、绿债用途追踪、绿色项目判断自动化、环境效益展示、投融互动等八大核心功能,为发行人、投资者、第三方机构等绿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全流程线上化支撑,实现绿色信息透明化、全程可追踪。
五、港险市场资讯
1、香港保险密度高居亚洲第一。8月1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网志中透露,2024年数据显示,香港保险密度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保险渗透率达18.2%。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凭借税务优惠、专业人才、庞大市场网络及完善金融基建等优势,持续推动保险市场稳健发展。目前香港共有约160家获授权的保险公司,以及3家以香港作为集团监管基地的国际保险集团。2024年度的毛保费总额达6378亿港元,其中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新造保单保费同比上升21.4%。
2、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香港金融管理局8月21日宣布,财政部将通过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合计125亿元人民币,分4个年期。此次发行的是总值人民币30亿元的增发2027国债、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28国债、总值人民币40亿元的增发2030国债和总值人民币15亿元的增发2040国债。这批国债将于8月27日进行投标,8月29日交收。发行后,增发的国债将与原本的2027、2028、2030及2040国债分别各自合并构成单一系列,国债年利率分别为1.75%、1.80%、1.88%和2.10%。
3、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集资额居全球首位。本报讯 8月20日,香港交易所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收入和溢利均创半年度历史新高,并在多项业务上取得重要战略进展。香港交易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为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香港新股市场于2025年延续强劲增长,上半年集资额居全球首位,共迎来44家上市公司,新股集资总额达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716%。准备来香港上市的公司络绎不绝,截至2025年6月30日,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共20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