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市场信息汇总(7月28日至8月1日)
一、本周信托市场资讯
二、本周权益市场资讯
三、精选基金产品上周表现
四、城投债市场资讯
1、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重申城投债“控增量、化存量”底线,强调市场化处置原则。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管理的通知(2025年修订版)》,明确城投债发行与兑付的“三条红线”:禁止新增隐性债务绑定政府信用,要求新发城投债需穿透核查资金用途(仅限经营性项目);存量债务严格按合同偿还,地方政府不得通过新融资平台举借旧债;鼓励市场化重组,允许优质城投平台通过债务展期、资产置换等方式缓释风险,但需提前披露并获债权人同意。文件同时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城投债市场定调“稳存量、优结构”。
2、7月最后一周城投债发行规模环比增15%,AA+及以上高评级占比突破70%。本周,城投债共发行286只,规模合计2,180亿元,环比前一周增长15%;净融资额约420亿元,连续两周保持正流入。从评级看,AA+及以上高评级债券占比达72%(前值61%),其中AAA级发行占比38%(主要为省级平台),反映市场对头部城投的偏好进一步强化。分区域看,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发行规模居前(合计占比45%),而贵州、甘肃等弱资质区域仅发行12只,规模不足百亿,信用分层现象持续。
3、重庆发行5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用于置换存量城投隐性债务,市场认购倍数超2.8倍。重庆市财政局于7月31日完成2025年第二批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500亿元,期限10年,票面利率2.85%(较前一批次下行10BP),认购倍数达2.83倍,创年内同类债券新高。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置换2018年前形成的城投平台隐性债务(主要为非标融资及高息贷款),涉及区县包括万州、涪陵等债务压力较大的区域。市场分析指出,此次置换通过“低成本长周期”资金置换高成本短债,直接降低城投平台利息负担(预计年节约财务费用约15亿元),同时传递中央“以时间换空间”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明确信号,带动当日重庆城投债信用利差收窄5-8BP。
五、港险市场资讯
1、香港保监局推出《跨境保险服务优化指引》,强化内地访客权益保障。香港保险业监管局(IA)于7月28日正式发布《跨境保险销售服务优化指引(2025修订版)》,针对内地访客购买香港保险的常见痛点提出规范。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及经纪公司须在销售过程中强制披露产品风险、理赔流程及汇率波动影响,并通过双录(录音录像)留存销售记录,确保信息透明;同时,要求机构设立24小时跨境客服专线,处理内地客户投诉及咨询。IA行政总监张云正表示:此次修订旨在平衡市场活力与消费者保护,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保险枢纽的信誉。
2、友邦香港推出大湾区医疗通跨境医疗险,覆盖内地9城三甲医院。友邦保险(香港)于7月30日宣布推出大湾区医疗通跨境医疗保险计划,目标客群为在大湾区工作或生活的香港居民及内地高净值人士。该产品覆盖内地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城市的100家三甲医院,提供住院、门诊手术及特定癌症靶向药费用直付服务,年度保额最高达300万港元(约276万元人民币)。此外,保单持有人可享双向理赔——在香港私立医院或内地指定医院就医均可申请赔付,且支持人民币、港币、美元多币种结算。友邦香港首席执行官陈荣声表示:该产品填补了跨境医疗保障的空白,助力大湾区医疗资源互联互通。
3、2025年上半年香港保险保费同比增8.2%,内地访客贡献占比回升至28%。香港保险业联会(IAF)8月1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香港保险市场统计报告》显示,期内全港毛保费总额达3,200亿港元(约2,9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主要受储蓄型保险及健康险需求拉动。其中,内地访客新单保费收入约896亿港元(占整体28%),较2024年同期(占比22%)显著回升。报告分析,内地访客投保偏好集中在分红型终身寿险(占比45%)及高端医疗险(占比22%),主因市场对长期资产配置及跨境医疗保障的需求持续增长。IAF主席李达成指出:随着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推进,预计下半年内地访客业务将保持稳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