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化债有序推进 “减负”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截至目前,已发行和计划发行的置换债总额达到14716.17亿元,加上去年发行的2万亿元,占总限额的一半以上。随着置换债的加速发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缓解,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多地隐性债务规模下降,部分区域实现债务清零。同时,融资平台数量减少,推动了其市场化转型。

2、中融信托修订《自有资金垫款管理办法》。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动荡让许多投资者心生担忧,尤其是信托行业的若干违约事件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恐慌。然而,2024年3月24日,中融信托的一则通知却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随着新修订的《自有资金垫款管理办法》的发布,这似乎是一个有利于投资人兑付的积极信号为促进存续项目的运营与风险化解。中融信托通过自有资金垫款来维护资产价值、提升资产流动性,这为加速陷入困境的投资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投资者兑付带来了积极信号。根据通知内容,自有资金“垫款”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促进存续项目的运营与风险化解而进行的资金系列行为。这一办法由公司总裁批准,旨在使用公司自有资金代所管理的资管产品,进行必要的资金支付。具体来说,垫款可分为资产取得型垫款和资产维持型垫款两类。这一办法将为加速陷入困境的投资项目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提升资产流动性,或许将为无法及早变现的底层资产带来转机。可以说,这一政策的推出为中融信托的合规运营和投资者的兑付提供了支撑。

3、“先行先试”北京市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即将落地,中信登配合试点工作。3月28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登”或“信托登记公司”)发布相关消息,为配合北京市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下称《试点通知》)相关要求,中信登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认真研究论证,细化明确工作方案与流程,即日起向北京辖内信托机构提供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相关登记服务。中信登表示,信托登记公司作为信托业基础设施,一直高度重视信托财产登记,积极研究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及相关配套机制,认真配合相关地区开展信托财产登记相关工作。此次配合北京市开展登记试点,既体现了信托登记公司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新担当,也是信托登记公司夯实基础设施平台功能定位、推动信托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目前,信托登记公司正与北京辖内相关信托机构积极进行试点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