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市场信息
一、市场信息
1、“银行系”表现抢眼,50余家信托公司整体业绩承压。信托公司年度业绩披露落幕。除去受托管无需强制披露业绩以外,已发布的2024年55家信托公司年报数据显示,整体总营收905.51亿元,较2023年下滑11.48%;净利润为298.04亿元,同比锐减20.58%。在整体业绩承压的情况下,不乏像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兴业信托等“银行系”信托公司表现抢眼。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信托“三分类”新规实施下,行业转型仍在路上。从净利润表现来看,“银行系”和“能源系”包揽前五,其中平安信托、江苏信托、中信信托位列前三,优势较为明显。43家信托公司中有万向信托、浙金信托、五矿信托、中建投信托等7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五矿信托亏损9.53亿元,也是自2010年公司设立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2、让省出来的“水”投资分红,上海试点“水信托”募集1000万立方米水资源。昨天举行的上海“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开幕式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2024年度用水总量为107.31亿立方米,比2010年度减少了15%。2024年,上海以占全国1.81%的用水量支撑了占全国4%的GDP总量。今年,上海取水权交易试点进一步升级。取水权指标不仅可以直接交易,还可以像闲置资金一样存到专业投资机构,定期获得分红。这种创新模式被称为“水信托”。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务中心节水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伍彩球介绍,在“水信托”模式下,持有闲置指标的取水权人成为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将节水形成的额度集中委托给信托公司,按其委托额度之比例持有信托受益权份额,相当于拿自己的闲置指标进行了“投资”。
3、增量资金涌入,债券型ETF规模突破2500亿元。今年以来,债券型ETF迎来显著增量资金,目前总规模已跨过2500亿元大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信用债ETF也在近期突破了千亿大关,成为债券型ETF最重要增长力量。截至5月12日,8只基准做市公司债(信用债)ETF总规模攀升至415.34亿元,相比上市之初增长了91.31%。